馬拉比人的未來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Mlabri 96.9.30
 
我比較不愛這麼中規中矩標出「我要上學去、討個老婆真難和外面都是歹人」類型的片子,總感覺故事的脈絡太亮就缺少了一點偏向有疑處尋寶的驚喜。但不可否認,在開頭就強調「世界是由百花綻放的各種語言所構築的」觀點
提示了觀眾去認真傾聽影像中收錄的在地聲音──真是充滿了戲劇化起伏的抑揚頓挫、有如畫面中群山疊巒的濃綠般深刻;儘管一個這麼迷你、只有320人的族群因為長期受到外在壓力,無時無刻不感受到排擠與隔離的敵意,而使得面容經常呈現一種近乎逆來順受的漠然。
 
不知道為什麼會翻譯成「未來」,感覺與Importance強調現在進行式的評價有些落差,也許是因為片尾大人們群聚廊前引領盼望返鄉探親的孩子們,在彼此為久別重逢的擁抱和檢視安好後,也要求「見過世面」的他們「說說外人對待Mlabri的看法」,因而突顯出關於交流的可能吧。雖然我還是不十分理解他們畏懼外在世界的心態已經完全內化為一種基本的,甚至顯得有些消極可笑的反抗姿態(例如堅持要娶同為Mlabri人當老婆,否則會遭遇不幸云云);直到朋友的提醒:因為這個群體實在太小了,小到只剩下口語溝通,小到連倡導「維護傳統性」的宣稱都太容易被簡直微不足道的科技(如在城裡已經稱不上流行而可以說是普及家電之一的radio)給擊潰,於是,只好把差異全體反對到底。
 
所以馬拉比人有沒有機會創造族語的未來?也許還是得靠無分族群、對文化意識的眾志成城才行。雖然巴別塔難以攀越,但我們是否可以期待另一種尊重巴別塔的角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