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歷史圖說(史前至一九四五年)》
周婉窈著,臺北:聯經出版,2004[1997]。
這本小書因為由彩頁銅版紙構成,儘管頁數不多,帶在掃墓行程的高鐵上當隨讀確實略顯沉重;不過列車旅行向來有個特點,翻閱數頁之後就不免抬頭,又開始眺望車窗外的遠景,陷入長長的沉默(雖然腦中可能思緒翻騰,或已經因為某個關於倏忽即逝的記憶開始天馬行空了起來)。所以,書中努力保持簡明淺顯的語調,恰好填滿了遠觀時情緒的空檔,可以逐段推敲作者的言外之意。
中學讀過「認識臺灣」版本的同輩應該跟我差不多,對這本書所述的史料都不致太陌生;但史前時代作為章節開頭,讀過這麼多次(還加上考古學史的臺灣單元呢),卻直到現在才點醒──「以地理空間定義歷史」,形塑出以「臺灣」作為單位除了時間線軸縱深外,獨具一格的田野橫幅。儘管因為遺存史料的限制,各章節仍然無法避免以「事件」當標題,例如鄭家王朝、馬關條約割據、皇民化運動等,某程度上充滿漢人「霸權」的問題。不過如果我們期待有更廣闊的心胸,則土牛番線、霧社事件與臺北廳開發就能更加通盤地思考彼此互動的關係,包含了族群、地理和經濟,一貫性的社會網絡(當然,也有衝突的時候)。
書中的另一焦點:如何透過圖片觀看歷史的辯證性,這種「透視法」對我來說還不大容易。但最近遇到的例子恰巧十分有趣:當葉春榮教授展示左鎮田野工作蒐集來的歷史照片時,科大衛教授提出另一個有趣的「馴化」觀察──人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懂得排排站對著相機、還衍生出一套前後有序的禮儀呢?從中國古書中可以注意到,水墨畫的視角如果要描繪人物,往往從一群(而且通常是或大或小的圓)人的行為向外擴散,並不講究各個得頭臉清晰。那麼,日本的(大多數的臺灣相片確實也集中在日據時期)殖民地化和近代化所牽涉到的,更深層的意識形態,讓把歷史視為「異文化」的人類學者,感覺更複雜了。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