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手記一下
最近比較忙,重拾《繁花》反而剛好,就像當初作者連載那樣的節奏一篇篇讀起來有個段落,有一點點類追劇的心癢但不至於負擔。
本來像滬生一樣不太喜歡看他人情感明來暗去乖離浪流,但翻到五章、壹,讀到阿寶與蓓蒂:從集郵的一個小嗜好、細細摩娑一方四角開始;阿寶迷戀花,細細舉說各色花語,無雙艷是牡丹,蓓蒂則更喜歡的是招惹的多彩,像桃花;從蒐集談到訂製,自己若能做一套怎麼湊?小蓓蒂稚氣地從季節瓜果開始,一路開展到滬江豪氣的各色舶來品,奢侈的物細數不倦,這段的結尾收在阿寶喜歡小妹妹的伶俐。
畫面一轉,蓓蒂耳濡目染也記下了老褓姆思鄉的情懷,說著,能不能把老家的那些果菜農產給做一套郵票呢。從對物的執著到傾訴人力癡妄的一點蒐藏慾,金宇澄寫得真是太好了。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獨居這件事,對他這個世代的人來說,是不是別有意義?…他認識的或共事的大部份人都是有伴侶的,迄至今時今日這都還是生活的常態。至於其餘沒有伴侶的,也都還在找對象或想辦法和某個對象安定下來。安定下來,這似乎是最困難的一件事吧?…事情總會自己釐清的。通常是吧,他想,世事如此。」
《寂寞芳心(Lonely Hearts)》頁205
「單」這個字,擺著只是狀態,但連成「孤單」、「單身」,被形容者立馬就有個「被拋下的」形象出來了,可憐兮兮的。一位獨居了很久的警探(儘管有四隻貓相陪,卻總是找不出一件乾淨的上衣),調查一件被害者都是單身女性的謀殺案,支線穿插著的是警探出庭作證女孩遭父親性侵害的內心波動。寂寞是個填不滿的洞,而報紙上的小框框宛若扇窗,幽微的文字透了出去,原來是曲折而又急迫的吶喊,卻也成為兇手戲弄征服的脆弱目標。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點臺灣味的連環套:《歡迎光臨康堤紐斯大飯店》
之前偶然有機會讀到李柏青,都是在報章/網路上的短篇;印象中用字很精準流暢,常常留下有況味的懸疑。這回經灰鷹的推薦買下《歡迎光臨康堤紐斯大飯店》,雖說以臺灣目前瀕危,又是原住民傳統中相當重要的苦鷂(游隼)文化和自然環境開發成觀光飯店的主題作為兇殺設計的開頭,真的Local得讓我很尬意!但是,即便我不是推理小說發燒友,也看得出接下來幾位主角過於明顯挪用/改編自歐美著名推理小說橋段/人物形象,這就讓我覺得實在不太OK。來日方長,希望臺灣推理界能持續發展出全本真正臺灣味的小說。
以下簡單記錄,保證有雷: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雨的祈禱》心得
(p.441)
這是個晴朗的秋日,樹上一片燦爛的火紅。土地散發出豐收的氣味。
但陽光已經逐漸黯淡,而空氣──拂過樹梢時有些微寒,還帶著那麼一絲隱隱的雨意。
該怎麼說這一集呢,有比第一集《戰前酒》更大的槍戰現場(常常被描繪成石頭族野人的巴巴在這裡又可愛又威猛,還獲得麻辣女律師的寵愛,太有趣了),派崔克繼《黑暗,帶我走》後再次冒死救了安琪,兩人總算攜手再續糾纏半輩子的情緣,讓讀者很開心。此外,本集謀殺的核心跟《聖潔之罪》特別接近,還是根基於「家」,可以依此推斷這是作者特別關心的元素──崩壞的親情足以養成邪惡的深淵(如《再見寶貝,再見》),但這並不是絕對的,例如派崔克和安琪,透過同理心和對人性持續的智慧思考(這裡也提到在愛曼達回家、他們分開的這段時間裡,彼此不斷地設想反面的立場),這個世界就能多一分善意,和更多關於正義的希望。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丹尼斯˙勒翰,派崔克與安琪系列2,《再見寶貝,再見》心得
愛,是什麼模樣?
對兒童的強烈保護意識,是美國文化的一大特點。從我所聽聞過的,親戚小孩因為過瘦的體質,而被學校老師通報社會局突擊家裡調查父母是否有虐童嫌疑,到我在美國留學時,半夜被手機強制送來的Amber Alert兒童失蹤警告鈴聲嚇醒的經驗,都再三印證這個高舉兒童福祉的立場。可嘆,即使如此,美國社會中仍然存在著被不盡責的父母長期疏忽、失衡黯淡的孩子,例如勒翰筆下的小女孩愛曼達。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從《夜行人生》開始陷入丹尼斯˙勒翰營造氛圍的能力,而派崔克外表硬漢又信手捻來一整串的自嘲式幽默,內心卻有個受傷孩子陰影的細微情緒,還有他對安琪癡心相待、好容易讓讀者為之心折的波動,以及勒翰描繪人物的活靈活現,都讓我深深地愛上這個偵探系列。雖然在《戰前酒》後的《黑暗,帶我走》和《聖潔之罪》略顯老套,似乎有點像是作者為了鋪墊人物和增加集數,不得不先把典型推理小說的劇情先寫過一輪的主題,讓我去年也因故暫停了這個系列。今春因為馬修˙史卡德(或說勞倫斯˙卜洛克)的紐約Matthew Scudder(五),再度想起派崔克(或說丹尼斯˙勒翰)的波士頓,重記一下《戰前酒》開頭給我的震撼。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回頭查了查部落格,啊,原來讀史卡德竟已是近十年前的事。不過翻了兩頁《烈酒一滴》,看到熟悉的唐諾先生隨著回憶奔流的感想式導讀,心安了一半。再一章,卜洛克營造的氛圍沒變,旋即讓這句臺詞重回記憶:「嗨,我是馬修,是個酒鬼。今晚我只聽不說。」史卡德回來了。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走到了第六部,導讀還能寫出什麼新意呢?可喜的是,這位第一屆推理評論金鑰獎得主布魯胖達果然厲害!在他相當口語化的行文中,傑克李奇特別吸引眼球的原因找到了:「(p.9)…至於軍人?有殺傷力,不過避開就行了,誰沒事會遇到他們?路邊的流浪漢?或許無所不在,但沒有任何威脅性,頂多浪費幾顆子彈…等一下,發現思考上的漏洞了嗎?就是當過軍人的流浪漢!…因此李奇成了半路殺出的程咬金、難以捉摸的未爆彈。」在本輯的任務裡,李奇更進一步將此特性發揮到極致,得同時達成浪人般的神出鬼沒和受過軍隊訓練的高強戰鬥力兩項,才能為副總統候選人的保鑣找出維安漏洞。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一輯背景設在德州,不過除了帶刺馬靴、牛仔裝扮和距離總是遙遠無盡的大西部風景等宛如教科書般的基本描繪之外,重點則擺在殺與不殺的抉擇。這個問題仔細探究起來其實很有趣呢。推理小說看到屍體幾乎是免不了的,但偵探不見得要殺人,而且大多數作者通常會安排讓主角儘管威猛卻總記得手下留命,回歸(政治正確的)法律制度的運作,也藉此避免較具爭議性的道德問題。李奇這次倒是面臨另一種狀況:長年遭受丈夫暴力的女性求助者主動找上門來請他當殺手,又該怎麼辦呢?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一集是目前讀到評價最低的了,因為殺人手法竟然是無所不能的超強催眠術,只要透過聲音(甚至不需要面對面眼神交流)就可以遙控每個被害者自己乖乖地(?)佈置好案發現場、再吞舌頭窒息致死(死法很變態,泡在裝滿油漆的浴缸裡,先是黏乎乎之後又變得僵硬);因此,要不是凶手是就在調查團隊中的自己人(心理也很變態,FBI的心理分析師因為繼父的遺產而萌生殺害繼妹的念頭,竟然利用職務之便找上遭受過性犯罪的退役女軍人來當煙霧彈,再次戕害這些療傷中的被害者,未免太可惡),根本不可能破案嘛!對熱愛實證的推理迷如我來說,這種用催眠自殺來掩蓋謀殺的方法就是編劇放大絕(鑑識和法醫科學不就完全沒有用武之地了嘛!)有點作弊,沒那麼喜歡。加上李奇的浪人性格再次發作,十五年來羈絆的愛戀也留不住他,眼看著他和身為律師、事業一飛衝天的茱蒂之間關於階級和價值觀的隔閡愈來愈大,不禁有淡淡的感傷。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次請冬陽來評論李奇的孤鳥性格對推理故事在技術性起的作用,有段很精準的文字:「(p.9)由於故事主角的身分、能力成謎,使得此一系列具有極大的可塑性與發展性:不像多數以私家偵探或警察為主角的小說,活動地點多侷限於一州之內;小說中的配角大大減少,李奇一個人就能包辦刑警、法醫等多人的功能性任務,緊抓住讀者的目光不放;無欲無求的個性使得『偵探』角色的實質意義產生變化,少了委託關係(客戶)與組織關係(偵探事務所或警方)上的束縛,更能方便遂行個人意志。」而最容易讓讀者引起強烈共鳴和崇拜的感覺的特點在於,「(p.10)…即使漂亮解除了一場災禍,基本上他並不從中獲取任何有價的報酬或藉此維生,事件結束後繼續他的浪人生活,整場冒險不過是他遂行正義必經的歷程罷了。」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來為了打響李奇的名號,出版社特別用心呢。上一部請灰鷹,這一部則是請名譯景翔來推薦,兩人不同世代,風格殊異,各有趣味。雖然我不那麼喜歡本輯這種單憑幾人就阻擋世界大戰危機的劇情(而且往往為了大排場犧牲掉推理),但正如景翔所言,作者李查德(Lee Child)將電影裡特寫和慢動作重播的技巧用細膩的文字描寫功力將畫面勾勒出來,特別是第295-297頁間從李奇開始就射擊位置趴下,槍枝上膛準備,到子彈經過槍管的各種物理、化學作用,包括聲音、光、射出的軌跡,連人體從呼吸、心跳到肌肉的各種反應、發射後和週遭環境的層層互動如地心引力都寫進來了,讓讀者對著這磚頭書一頁接一頁也不困倦,實在厲害。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要不是湯姆克魯斯來匹茲堡拍「神隱任務」,還在我天天上學路過的Centre Ave & Craig St取景,我還真不知道李查德(Lee Child)這位作家,更不知道皇冠早於2007就翻譯了傑克李奇的初登板(出版社對這種磚頭推理經常是挑最新出版或最暢銷的先出,例如聯經出的鮑許探長第一本已經不知是該系列的第八還是第九輯,對先前完全不認識主角的讀者而言,在人物形象的理解上總是有落差。所以要特別給從頭開始的皇冠拍拍手!)電影上映的當年我已讀了原著One Shot,對作者描繪場景和安排人物動作的細膩度很驚豔,但對漫漫度過一堆事件敘述後才有(不多的)推理略感不耐。直到最近,趁特價折扣下手Killing Floor(中文大約是因為書中提到不少經典爵士樂而譯成地獄藍調,但卻削減了不少殺戮氣息,畢竟李奇在裡頭的高峰可是一口氣幹掉五個欸!)終於有緣得見年輕(36歲)的李奇(在One Shot裡的敘述他已邁入中年,雖然結實但風霜難免),整本看下來場面連連,果然適合拍成電影。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初看到灰鷹推薦而決定下手《你在我心中的崛起與衰落》(The Rise and Fall of Great Powers)時,還沒有看過《我們不完美》,而中文版文案顯有誤導之嫌:「繼《我們不完美》後最棒的續作......」所以我就打定主意得先讀過The Imperfectionists,還經歷了書店一度缺貨必須預訂的盛況(可見譚光磊推手功夫了得!)。好在我沒有因為與《不》的調性不合而錯過了本書,而且儘管作者認為《衰落》與前書有時代性的勾連,無論就內容、主題(除非硬要說《不》裡描繪的報社和《衰落》主角杜麗經營的二手書店都屬於「文字業」勉強勾上一點邊)或手法而言,完全是截然不同的故事啊!簡單地說,雖然作者在本書序裡提到「在《我們不完美》裡,我以數位時代和印刷時代的衝突為背景,細膩刻畫十一位角色的故事。」讀後我卻只感受到一個在新聞業裡待很久的老鳥,以高高在上且充滿諷刺的視角躲在後頭大肆披露記者同事們幕後的私人八卦,而且書中側寫的那些被姑隱其名的荒誕和醜聞簡直詳細得可以讓曾與原作者共事的人們對號入座,不太厚道。但《你在我心中的崛起與衰落》卻是以杜麗的奇幻經歷為梗,以一個平凡女孩的不尋常成長故事漸次開展出苦澀中聊以安慰的甜蜜,讓讀者也跟著起死回生的二手書店滋生新的希望。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劉紹華,2013,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流動青年。臺北:群學。
Bourgois, Philippe and Jeff Schonberg. 2009. Righteous Dopefiend.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終於趁著暑假之初,好好把《我的涼山兄弟》(以下簡稱《涼山》)讀過一回,恰與上學期我在另一堂課(Poetics and Politics of Ethnography)讀過而且非常喜歡的Righteous Dopefiend有許多可以相互對話的主題,因此特別有動機要利用本次機會寫下來。
人類學與田野工作的關係是怎麼為人類學者和田野裡的對話人們理解的呢?民族誌的書寫又能夠如何突破性的再現其「真實」?透過這兩本民族誌,田野工作的實踐與意涵再次成為首先關注的議題。《涼山》開始於進入田野之初的兩個故事──透過研究者親眼所見的「非自然」、「科學」不能解釋的「鬼」,以及透過研究者親口道出(包括研究者自己在內的)外來者對諾蘇人的「土匪」形象──田野工作者不僅因為一場意外的撞鬼共享了當地人的信仰(對比於漢族官方下達「封口令」,駁斥這不過是落後族群「不科學」的謠言),也在逐漸熟絡的互動裡逐層剖析這山莽野村因為結構性的壓迫而迅速蔓延又難以擺脫的社會困境:毒品、愛滋和赤貧。於是,成為企圖逍遙法外的土匪其實是在沒有出路之下個人仍然努力做出「自由選擇」的一種嘗試(而作者也透過涼山兄弟活潑的口語:「耍」,來呈現這種個人的能動性),但這般規避、顛覆甚至反抗制度的努力在缺乏組織性力量的支持(也就是沒有真正成為反壓迫和反歧視的「革命」),以及毒癮和愛滋反而更進一步地侵蝕、削弱且破壞身體力量的情況下,終將被國家這龐大機器再次擄獲、踐踏並碾碎,並且為熟識的親人朋友帶來無盡的悲傷。正如作者劉紹華以vulnerable observer自喻,這本民族誌的書寫不僅要記下田野工作者傷人之傷的旅程,同時還企圖透過人類學知識為這些邊緣而難以穿透主流的聲音發出一記悲鳴,冀求吸引更多的人們重新反省公平和正義。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吳明益,《複眼人》,臺北:夏日出版,2011。
在回匹茲堡的飛機上讀完《複眼人》。不可否認,這本環境類型的小說踏出很重要的一步,因為作者在書中編織我們頗為熟悉的臺灣要素的同時,充分運用小說筆法對時空的自由度,讓這些關於人與自然的互動關係可以超越本土寫作格局、提升到一個說故事(而非一味批判)的層次。我想也正因如此,如封面所言,這本書成為「臺灣透過國際版權交易進入歐美主流出版社」的里程碑。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下午在咖啡店讀完了Joyce從陽明借閱的《這些創意不是亂講》,做為今年回臺灣重新適應閱讀中文的第一本。這本書主要是解析「全民」系列(包括全民大悶鍋、全民亂講等)幕後腳本的概念和一些成效分享。雖然我不是固定收看的觀眾,但幾次短短的觀看經驗(尤其是集中在某些小單元,例如施主席轟趴)還是可以透過這些應該是簡化過的文字腳本實例引起共鳴,並稍微理解節目製作的邏輯(我想實際執行上應該更加複雜),所以覺得很有趣。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ebekah Nathan著,張至璋譯
《當教授變成學生:一位大學教授重讀大一的生活紀實 (My Fresh Year: What a Professor Learned by Becoming a Student)》,臺北:立緒,2006。
我原來根本沒預料到會喜歡上這本書。一來是因為這項研究採取「隱瞞身份」的方式進行所謂的參與觀察,算是犯了人類學歷來難辭其咎的學術倫理大忌;再者單從各章標題觀之,談論大學文化作為一個整體,比較共同性與差異性的篇幅佔了大半,而田野又極度集中在從住宿生活展開的各項非課堂時間的活動記錄,似乎把大學文化可能受到科系和課程影響的程度過度低估。雖然這個問題作者在前半部已經有「唸書不是大學生首要重點」的解釋,加上美國大一新生的確有可能沒有必修的科系課程,但仍不能清楚說明其後作者自身對「大學作為通過儀式的liminality」產生質疑的意義,也不能說服我在臺灣的大學生活中,感受到規模不小的「用功學生」團體的次文化。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故鄉‧田野‧火車──人類學家三部曲》,吳燕和著,臺北:時報。
人類學研究的文化是無限可能的複數,就像研究者總保持一顆敏銳的心,體驗整個生命歷程中的各種變遷與轉折,留下專屬於己的印記;有時候,計畫性的田野工作構成停駐的段落,但更多時候是載著記憶的不斷旅徙,透過比較和差異的層層交疊,辛勤編織瑰麗的生命風景。在系裡特別安排的師生座談會後,抓準時機請吳先生為我簽名。他說,自己已多年不再使用中文鍵盤,還要我先將名字寫在旁邊的紙上才好描摹。看著他硬朗的筆跡在書上一字字端正寫著:「請你看了我的小故事以後,為人類學努力。」恰恰呼應剛剛在座談上提到,人類學家的看家本領──述說一個個有趣的小故事,直到現在,每每翻開書頁想起吳先生講演時生動的表情,心裡真有說不出的興奮和孺慕之情。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Watson, James L. ed.
2007 《飲食全球化:跟著麥當勞,深入東亞街頭》。臺北:早安財經。
人類學的田野工作往往必須設定一個研究的群體──有邊界的社群(community),不過到了現代社會如麥當勞,人來人往,付了帳、拿了食物就趕著要走,該怎麼進行參與觀察呢?主編James L. Watson提醒我們,田野調查就是要「住在一般人住的地方,做一般人做的事」,所以一般人愈來愈關心麥當勞的肥胖問題、環保議題,研究又怎麼可以不趕緊跟上腳步呢?不過人類學的全貌觀和深入田野的「微觀」民族誌又可以有什麼貢獻?從這本書的標題「深入東亞街頭」其實可以嗅出線索:一方面,過去針對跨國企業的研究多半著重在經濟學和企業管理的焦點,或者與資本主義全球化的浪潮相連,但是就麥當勞實際落實到當地的變化和社會回應卻沒有多所著墨。簡單來說,書中的五個案例都是普遍被認為享「精緻美食」名譽的東亞社會;再者,漢堡或薯條這種高油炸類食物本來也和當地烹調習慣不同。那麼,麥當勞為什麼紅起來了,而且這套「速食」不僅挾銳不可擋之勢,更成為「方便」、「衛生」(儘管大家可能不完全同意「美味」一詞)的象徵性指標?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