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感‧評述(其他類型感想) (3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補記9/22「改變未來的典範還是生態恐怖主義?談德斯寇拉與《#將來世界民族誌》」
主講人:宋剛,《將來世界民族誌》譯者

儘管宋剛老師很謙虛地說他的分享主要從翻譯而非人類學的角度出發,但老師的現場解說加上播放的幾個有關側拍Descola、Pignocchi和兩人受訪的YouTube片段,對我這種又來不及唸書的麻瓜來說是很棒的入門啊。趁著大師來臺之前,趕緊惡補一下。

「改變未來的典範還是生態恐怖主義?談Descola與《#將來

文章標籤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花了快一小時公車轉捷運再加小跑步,終於擠進同志遊行前夜的飛地書店板凳席。值得,太值得啦!全場單是聽姜以琳老師行雲流水地生動敘說這些全中國成績前0.01%的奇人異聞就已經大開眼界(Sorry我還沒來得及讀...),學姐就連QA也一個螺絲不吃、快人快語地用故事再深描這些主角近年的變化,讓我有夠佩服。再加上歐子綺老師提問引出了更多研究者對自身、對寫作與對田野所下的錨點和真誠的反思,有幾點對照先前勤之熱血開過線上讀書會的討論,覺得特別有趣,簡記在此。

文章標籤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覺得莊瑞琳主編對《塵封的椰影》的點評實在厲害:許多研究者會做「臺灣史的跨域」,也就是從歷史的角度去探索有關臺灣的產業、空間和繪畫等不同面向;但像本書這樣秉著自然科學的專業來書寫「跨領域的臺灣史」相對很稀少。從這個角度來看胡哲明老師著作,連注釋都帶著植物學家眼光的專注和情感,可說為臺灣史再打開一頁新鮮。

文章標籤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3民族誌影展

#我有善加使用全程觀影證

最後一天的影展依然精彩,同樣流水速記。

文章標籤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3民族誌影展

今天走盡力看爆路線,但晚上實在太累以至於最終跳過了觀影人氣最高的「揹獵物的女人」...流水速記一下。

文章標籤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3民族誌影展

今天戰績:3場、4部片

最可愛的是 #阿里的偶像是阿里

我最喜歡的是 #訊號異常:數位記憶

文章標籤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個月果然跟預期中的一樣忙碌,但單單一個週末,有趣的事情也多了很多很多。

週六挑戰solo有關子彈筆記淺淺的開場,完成的這份簡報我很喜歡,因為透過彙整,讓我從這次的讀書會中看到不一樣的風景。我不是一個遵從子彈筆記天天寫的人(=缺乏規劃),但跟我討論的學姐是喔,而且她的心得就是透過手寫獲得了觀照自己的時間-這是離線的、減速的快樂。子彈筆記給我的效用倒是正好相反:因為強迫自己必須在讀完、聽過之後動手把細節盡量寫下來,等於緩慢但穩定地在累積寫作素材-在苦思內容時翻翻筆記,成為一種心裡有底的、為完稿踩油門的愉悅。

然後,當我還沉浸在這個有意思的對比中,享受著「我書寫,我存在」這份得意勁兒的時候,第二遍聽子彈筆記大神開示,更崇拜地發現涂老師已經又幻化到新的境界-「我書寫,我呼吸」。哇~一方面子彈筆記的格式愈來愈精煉,另一方面透過盤點不同心理需求的目標清單,想督促自己的待辦月誌,想提醒自己的未來誌,想拍拍自己的感恩誌都集結在這一本了,真的是太強大了!運用書寫的節奏來體察呼吸,多麼自然,多麼禪味,多麼詩意。真心Respect。

文章標籤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看到真善美影廳外的邊牆陳列著歷屆民族誌影展的海報,儘管只是個一般觀眾,還是有種回顧田野和青春的感動啊。夾在確診數字下降帶給人們對疫情受控的喘息空檔間,十月以來活動增加了,每天都很忙,只能在工作空檔間盡量趕上了幾部片,趁著連假尾巴趕緊用幾個關鍵字速記下來。

文章標籤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感謝朋友Joan快手相約,讓我在疫情期間不費力就搭上文青在塩田千春打卡的風潮耶,太幸運了!

文章標籤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學時我參加過口述影像的志工培訓,其中兩次給我特別深刻的印象。

一次是帶視障小朋友去「聽」兒童劇,儘管當時的口述停留在比較平鋪直敘的說好故事,對看得到的我來說仍然覺得和畫面有極大落差,但舞臺燈映照下讓我看到更多的,是小朋友整場不願停的興奮和笑容。好幾個小朋友說,在此之前,他們從沒來過劇場。

文章標籤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離開密克羅尼西亞一段時間了,讓我最無法忘記的畫面之一,就是在Pohnpei機場入關大廳入口最醒目的牆面上,整排來自FSM的烈士紀念照-如此年輕的菁英在戰場中為美國犧牲,有的被掛上了家人團聚相迎時必備的花環,而且無論時間過了多久,這些照片總是重新被輸出,鮮豔簇新。

 

Island Soldier描寫了喪親之痛,也提到了小島平均收入與成為美國大兵所能獲得的倍數差距,彷彿為了經濟條件去當兵是那樣理所當然,但另外有個畫面也常駐我心頭-每逢月底,Money Gram和近年來竄起的Western Union窗口在上班時間前就或坐或排了超長的隊伍,就連路過的在地人都忍不住閒說兩句:你看那些等著"mainland"寄錢來的...然後接下來兩三天我知道別去擠中型以上的超市,貨架總在忙碌的補貨,甚至還快不過被清空的速度。

 

在熱帶資源如此豐沛賜予食物的島嶼,自請接受嚴格訓練、再前往沙漠乾荒之地為他國作戰的密克羅尼西亞士兵,是因為從內心感到身在小島有著對不確定未來的匱乏,更重要的是對知識以及更寬廣世界的渴求,用世俗長輩的眼光來看,他們是「會想」的一群,是島嶼的菁英。而從軍成為看似優勢,實則限縮的出路選擇,與吉里巴斯總統Anote到處奔走要求國際對海平面上升有更具體的作為,在片中成為口頭禪反覆的、與政治情勢卻又往往相反的"the reality is that...",都透過影像紀錄了他們努力取得發聲位置的刻印。在國際中往往被邊緣的臺灣人包括我,相信也會在看到這樣的矛盾與心痛中,又多一層深有相應的情緒...

文章標籤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erata: How Mum Decolonized the Screen

 

導演就是主角的小兒子、1/2受訪者們就是兄弟姊妹,這是一首獻給媽媽的詩。

 

作為一個在1970年代度過人生精華的毛利女性,Merata Mita從社區中學老師與職業婦女的角色跳出來,轉為一個必須養活4、5個孩子的單身家長、一雙在紐西蘭種族歧視燎原時代忠實紀錄的犀利之眼、以及一生投入翻轉殖民不平等的影像工作者。從後見知明看來的「不懼」,其實是用巨大的愛來動員家庭成員,也從家人獲得豐沛無私的支持,才能彼此包容犧牲,撐過每一個人生轉角。

 

特別讓我記憶深刻的一段,是當Mita描述輿論往往批評她既然已經是個媽媽「為何不在家帶好孩子就好(明裡指責或暗地影射她將孩子置入風險中)」,她說出了普天下媽媽之所以勇敢的心聲:有了孩子,等於是為未來挹注了一分投資,因此更會為了不公義挺身而出,發出不平之鳴。"But the fact of the matter is that when you have children you have an investment in the future and so you come out fighting again."

 

1980年代的民警對峙仍與今日的抗爭如出一轍—拿著短棍不僅屢屢逼刺向大眾,警察更奉行著「圍攻、固定、傷害」的指令。片中已經柔焦處理了Merata一家因拍攝這樣的證據接種而來的騷擾與暴力,讓Bastion Point的批判力道在片中也相對顯得弱勢而無奈。導演的姊姊受邀出席映後座談時,她提到當初片中發動攻擊的警察,多年後竟然請Merata到學校分享,因為暴力衝突最頻仍的那幾年,紐西蘭警界的辭職率、自殺率數字也上升,警察希望借助Merata提醒同袍,如果你覺得上級的命令不合理,應適時反抗。

 

感謝影像技術,讓Merata在溫和語調中存著一股堅毅的話語和音量能繼續傳遞至今。Hepi Mita豐富的剪輯雖然讓Merata的作品畫面略顯零碎,但也已經呈現出毛利人看待自然景色與抗爭,有著非常不同的鮮活視角。感謝民族誌影展介紹了Mita。

文章標籤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開始聽到了好多新分享,遇到的優秀夥伴也培養出互相支援或者共筆的形式,在對話之後常常讓我又回頭反覆想好久,這種期待未來還有切入可能的回饋感特別好—例如這場文學作品改編電影的演講,分別從版權經紀、製作和導演角度談機會與問題,就與最近需要把內容嘗試商轉的工作很相關。

 

現在的製片公司對跨國買版權/找故事很積極也勇於挑戰,會僱用專業reader(例如大公司對中國市場有興趣,沒有英譯稿也沒關係,他們甚至可特聘中文評選人)。在製作端對文學作品的評估考量,故事好當然是基本盤,更重要的入選關鍵是:人設完整、角色間的關係發展夠完整。若背景走向符合最近觀眾的品味趨勢是加分,但這也可在改編時再調整,例如原本偏科幻、改編時加料Romance。

 

除了編劇,拍攝手法和導演也很有再創作的空間而不只是具體化或再現故事的畫面,我覺得新的數位科技如VR若更普及化,也會影響創作者思維與新作品的設計。這個部份在當天談得較少,大概也是因為舉的幾個故事案例即便是科幻框架仍偏半自傳/寫實。外觀漂亮的老房子、裡面空間夠大夠搭景和架設備、必要時屋主可同意改裝—這是傳統理想拍攝場所的要素。對本土導演拍臺灣劇來說,他就會更細膩地去關注北部、中南部、東部等細膩的地方氛圍。反過來說,當我們積極需要引介外地/外國人來認識深度的脈絡,怎麼細緻的鋪陳出這些層次,就需要發展出一套能跨文化,又能凸顯在地特色的觀點,從具體到抽象。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ofesh Shechter(侯非胥˙謝克特):無盡的終章 Grand Finale

2018.9.22 Sat 國家戲劇院

 

上半場甫結束,我就忍不住傳訊給同樣練舞的朋友:「棒死了我整場瞪著看捨不得眨眼哪!」連中場都埋了梗(先有一位舞者如破布娃娃般掛在椅子上,後又有另一位舞者匍匐倒地,瓦楞紙板上大大寫著「報應」,映照著旁邊開心鼓動著觀眾氣氛的室內樂團),讓情緒能持續鋪陳不中離,不禁讓我讚嘆,一部現代舞作品能讓人有這樣完整的劇場體驗,真的hen會!

文章標籤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農曆六月廿四,比較多人知道的大概是熱熱鬧鬧的關聖帝君聖誕。在臺北行天宮的儀式恢弘莊嚴,眾多信徒虔誠祝禱;蒙福的遵循傳統發送結緣品回饋社會,廟方又結合近年熱門的「雞湯」路線,或利用各種媒體散播勸善語錄,或鼓勵個人把心之所繫寄於枝上,更是相當成功地拓廣了前來參拜的年齡層。

 

在加蚋仔,也有一場儀式進行著。嗩吶梆鼓響板鑼鈸的明亮音響,對映週日向晚老社區午後流淌的寂靜,溶為一圈神聖但不過分拘謹、激昂中少了喧囂、堅定卻也需勉力支持的-西秦王爺聖誕祝壽。

文章標籤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月份,我隔了將近二十個年頭重上現代舞課,很幸運地遇到一位真正會教,要求起來堅定到很酷,但聲音和態度又非常柔和溫暖的老師──蕭紫菡。和小時候積極追求優雅耽美、超越自我的心境很不同,純粹只是瑜珈上了兩年覺得強度不足,想加強活動身體,也認清我絕不是跳舞的料,而現在的肥胖更是難堪但阿紫老師用對文字和身體的敏銳和細緻引我領悟新的風景,而且兩個小時除了動作和身體,工作和生活裡的各種思考和煩惱幾乎都拋開了。雖然直到目前為止每堂課仍然挑戰得很辛苦,上課前的整天一會兒覺得餓一會兒又擔心吃太多胃裡沉,心理準備還覺得需要深吸一口氣才敢走進去,儘管說好不跟其他同學比但嚴重落後仍會感到沮喪等等,下課後雖不到開心滿懷的程度,卻是清爽的痠痛。

 

也就是因為老師的關係,才第一次知道離家其實不遠、公車加步行還算方便的永和竟然有舞蹈小劇場「三十沙龍」,多年來以提供新創舞者發表空間為宗旨。小品既充滿實驗精神,我更驚喜地發現跟阿紫老師一起的另外三部作品完成度也超乎預期,因此特別記錄一下。

文章標籤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YlYdVh6PE8

愛與痛的練習曲宣傳片段

Betroffenheit 愛與痛的練習曲

Crystal Pite and Jonathon Young

2018.2.25 國家戲劇院

 

Betroffenheit這個德文詞彙沒有直接對應的英文字眼,那麼它包含了哪些意義?在演後座談中,Jonathon Young非常有耐心且親切地介紹著:除了巨大的創傷(trauma),還有相當程度的shock(震驚),以及在舞劇中具體呈現的昏亂(bewilderment)。Young說他們刻意選用這個不好翻譯的詞,來突顯更大的企圖心-這並非只是一個從個人經驗出發的主題,而是希望探討經歷失落後,人如何come to terms(妥協接受(死亡),我認為現場譯作「接受現實」還不夠精確),還有個人的system如何回應。生命無常,這是眾生共通的課題。

文章標籤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民會戰功冊》紀錄片放映會

與談人:潘朝成導演、汪明輝教授,Mata Taiwan方克舟主持

2014.8.1 臺北市蛙咖啡

 

原文並刊登於臺大原住民族研究中心網站

http://www.cis.ntu.edu.tw/20140801baukiangaw/

 

由於放映會場十五分鐘前才開放入場,恰讓觀眾們在等待的空檔裡攀談起來。有位年輕的先生臉上掩不住期待的興奮之情,秀出前不久在老家找到的戶籍謄本,告訴我們他最近才知道自己是平埔族。為了這部紀錄片,他特地將爸爸從花蓮接來一起觀看......

 

分大餅」的平埔族正名

 

一次次的期待,為何換來的卻是不斷的失落?在這部時間跨度近二十年的紀錄片中,導演逐位點名歷任的原民會主委,透過鏡頭,他們上臺前後不一致的態度被毫無保留地暴露了。但是,導演赤裸裸揭開的這瘡疤絕非單是個人換位置就換腦袋的為官奸巧;更值得我們省思的,是將平埔族正名視為「分大餅」的矛盾──為何當具有原住民身分的官員宣誓就職後,面臨爭取原住民身分認定的訴求,就將平埔族人解讀成「來向中央資源要一杯羹的大分母」?不容置疑,今日的平埔族部落仍然保有與漢人和其他高山族原住民不同的儀式、風俗和象徵等,儘管漸漸凋零,如同臺灣其他遭受高齡化和經濟衰退衝擊的鄉村一般。換言之,包括總統和各司原住民事務的官員們在內,當我們用心凝視地方,就會肯認平埔社群實發展出獨特的歷史與文化。那麼,為實踐社會的公平正義,原住民同其他較弱勢的族群皆應獲得權益的保障,而不該粗魯地利用行政上的判定將平埔族人劃出原住民族外,又將官方目前認定的原住民汙名化為政治性的既得利益者,然後用「需與其他族群長期協商共識」此番回應能拖則拖。

 

真是分「大」餅嗎?何不來場原住民權益大體檢!

 

語言信仰殊異、文化樣貌繽紛的原住民族既為當代的少數,在團結原住民族精神、為臺灣社會注入多元聲音的前提下,透過各種正式管道的交換意見,與非正式的部落交流,對原住民文化和政治的發展都能有相當大的助益。在《原民會戰功冊》一片中,導演放入了2012年蔡志偉教授在「平埔族群取得原住民身分之法制策略與影響評估」會議的發言片段,似乎暗喻蔡教授提出的原住民身分認定和福利政策分別推行的主張,可為平埔族正名運動邁出第一步。在相關公聽會上,部份對平埔族取得原住民身分的質疑源自擔憂「通過之後將讓經費分配更加吃緊」;但是,資源總是有限,與其基於僧多粥少的理由反對,我們更應關心原民會是否將錢用在刀口上,讓補助真正落實到原民之手,讓部落在需要之時能站穩腳跟。在今日,具原住民身分的臺灣公民可依法申請多少福利呢?比起漢人有更多定居於山區的原住民,更容易受到天然災害的影響,原民會該如何精進防災法規和賠償條例,減低損失、保障族人的財產?原民會既是政府體制下最高的原住民權力機關,自然也肩負代表向其他非原住民族群傳遞訊息、爭取權益的使命。相對於因殖民史的機遇而較為一般大眾熟知的高山族原住民,與漢人長年混居、通婚,在文化和語言方面也更常相互採借的平埔族勢必需要不同的策略來增進部落內部與族群間的認同。在族人自發性的努力之外,共同監督原民會更是每位公民的權利與責任。

 

平埔族觀點,正是我們需要的新原住民族史觀

 

根據語言學、考古學、體質人類學與文化人類學的考察,大約在五千年前左右,已有一群我們現在稱為南島民族的人們在這塊土地上生產、生育,將豐富的文化和語言一代又一代地傳承,再憑藉著先進的航海技術與知識,探索廣袤的太平洋,並重新登陸在成千上百個島嶼開枝散葉。他們遺留的特質在歷史的洪流裡經由與當地族群互動被保留、轉化、再發明,然後繼續被今日的我們再認知、再學習。由於島嶼的地理環境,研究者一方面追尋到各人群間有共通的語言與血緣根基;另一方面,多樣的社會與文化面貌則萌發自海洋賦予的適應和獨立性格。已經有相當多的研究者提醒,我們必須帶著不同於論述古大陸文明的眼光來發展關於南島民族起源的理論。

 

讀到這裡,是否愈來愈有一種熟悉的感覺油然而生呢!假如我們依然沿用「就是相對於高山族」這個框架來討論平埔族到底是不是一個「族」,或順著官方邏輯捕捉任何能夠被認證為具有區辨性的表象,那麼我們終究輕視了平埔先祖們在日常裡與主流文化持續進行互惠的智慧──同化也好,文化交融也好,是時候來創發一套更包容的原住民族史觀了。正如導演透過長達150分鐘的影像詳細描摹噶瑪蘭、西拉雅、噶哈巫/巴宰等社群與地方緊密連結的復振過程,當我們從更貼近原鄉的視野去想像平埔族的變遷,相信也能對我們理解更寬闊的南島文化有所啟發。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刊於國立臺灣大學原住民族研究中心網站 http://www.cis.ntu.edu.tw/20130605-embrace-the-pacific/

活動名稱:Embrace the Pacific ─ 與心共舞航向大洋:太平洋南島航海文化與藝術交流活動

上午 紀錄片《潮浪譜寫共鳴》與《我在這裡看見你》放映&導演映後座談

下午 斐濟航海文化 Setareki Ledua & 薩摩亞舞蹈文化 Tupe Lualua

時間:201365日(三)9:1017:00

地點: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廳

 

由台北利氏學社成立的台灣太平洋研究學會(Taiwan Society for Pacific Studies)近年來積極推廣原住民族間的文化交流,本次舉辦的「與心共舞、航向大洋」活動不僅邀請兩位分別來自斐濟的青年航海家Setareki Ledua和薩摩亞的舞蹈家Tupe Lualua來臺灣進行部落參訪,也安排了由學會邀請贊助拍攝的兩部紀錄片:「浪潮譜寫共鳴」和「我在這裡看見你」的放映和座談,可以看到學會期能增進一般大眾認識南島文化和太平洋島嶼社會的用心。綜合了映後張俐紫與陳潔瑤兩位導演的簡介,可知兩部影片在出發點上雖略有差異,其實不約而同地都運用了影像觀照不同族群間從陌生到理解,進而以自身經驗反思彼此相似與殊異的過程。鏡頭捕捉到的展演和話語看似充滿機遇,事實上正是為觀眾留住一幅幅自古亙今不間斷地在日常中發生的風景──異文化間更深層的交融與互動,可以同時透過有形的物與流轉的情感來呈現。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3.5.21   Deep Time Sounds? Austronesia and Oceania Expressive Cultures

2013.5.22   Music and Ecology in the Pacific: Sound, Instruments, and Place

主講者:Dr. Brian Diettrich (New Zealand School of Music)

 

演講之後,當我找到空檔上前向Dr. Diettrich表達謝意時,他半調侃地評論自己在這兩場裡扮演的角色與其說是發表人,似乎更像是DJ。身為聽眾,我還打算再加上一句感想:這個DJ非常與眾不同,因為這兩場加起來總長近四小時的賞析不僅介紹密克羅尼西亞,更重要的是他引領著我們穿越大洋、進入島嶼的歷史,進行一場跨時空的古樂旅行。

 

在我的田野經驗中,今日的所謂Pohnpei音樂幾乎全為鍵盤彈奏的教會聖歌和帶有夏威夷風味的電子音樂這兩種類型主導;傳統樂器及其演奏在一般場合已經不存,甚至有很多年輕人完全不知道它們的存在。(Diettrich也提到在College of Micronesia教授民族音樂學時,學生還以為投影片上的Pohnpei鼓來自「比較傳統的」新幾內亞內陸或復振運動日熾的夏威夷。)Diettrich基本上也同意這個觀察。不過,奠基於十數年在Chuuk的民族音樂學田野和對當地語言的嫻熟,他更進一步地探究根本,也同時是這篇感想的主要議題:這麼多的島嶼能否有一個共通的交集,稱為「密克羅尼西亞音樂」?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