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民族誌影展
#我有善加使用全程觀影證
最後一天的影展依然精彩,同樣流水速記。
月亮男人
非常感動。希望看過「做工的人」影視版本的諸多觀眾,也應該同時來看這部片。看完之後若再次漫步於像101這樣高敞的流行專櫃與廊道間,很難沒有另一種深沉的感受。
故事1,有關命名:片中主線之一描繪著1999年至2004年負責臺北101興建工程的原住民團隊,是一部真正有「落地」歷史脈絡的「做工的人」紀實版,不過,畫面中的他們必須擔負的職責和風險,其實是不斷向上-畫面中太巴塱部落來的大哥就站在正在進行工程的鷹架上拍,他說:「怎麼可能不怕呢?但當我站在這個位置,下面看起來突然都變得像雞寮那樣小~小間的同時;敬告親愛的父老兄弟,我們已經快到月亮了。」
故事2,有關部落:導演說,在母系繼嗣文化的太巴塱部落,太陽象徵女人,因此,月亮就是男人,這也成為命名的另一個由來。問起完成這部片的動機,老實說沒別的,就是疫情。導演自己沒接案工作,開始整理過去拍攝片段,許多工程停擺不再招募,也使得不少族人回到部落另謀生計,因而有了機會來追蹤101工程結束後師傅們的後續生涯。
故事3,有關生命:在原民會計畫支持下,導演得以到部落補拍師傅們的近況,卻沒想到長年的勞動讓族人步入中壯年後期的容貌身形竟與青壯年時期落差甚大。加上師傅們畢竟各為生計奔走、日子一長已失聯甚久,就算看照片或影像都不一定叫得出名字,造成指認和追蹤出乎意料的困難。高風險是另一個變數;片中至少有兩位師傅已因工安或職災逝世,其中一位即是當年101吊臂墜落的傷者王仁傑。
客家說唱一甲子徐木珍
就是因為本片,影展突然來了好多超過十年沒進電影院的客家長輩啊...
有趣的發現:鄭榮興提到徐木珍其中一個重要的特色,在於失明的他透過沉浸在戲曲、宮廟慶典、黑膠音樂和日常生活都說客語的環境中,發展出即興說唱的絕佳口才,這是現代歌手僅能透過一首一首用背誦方式學山歌,就很難企及的高度。另一方面,片中也提到客家文化的保存關鍵在客語,但若純客語環境已經回不去,倡議語言復振又該怎麼做?這題對台語文化的保存和推廣提問也適用。
整體評價:作為名人傳記和說唱研究評論都還缺不少細節,但導演說他拿不到經費以至於欠缺資金的程度,已經到了本片連聲音和畫面都無法細修的程度。震驚。
人類學家瑪葛
因為對近年解殖風潮稍有了解,覺得此片對反思Margot Dias於1960年前後以影像和民族學方法記錄莫三比克Makonde文化的批判力度稍微淺了點,例如Dias強調Makonde人對她的跟拍相當友善,但沒說的是,Dias進入部落的身分是帶著葡萄牙殖民的高壓/剝削/威脅的隱喻來的,部落要承擔的是官方翻臉就倒楣的風險,例如1960年就真的發生了屠殺。
不過,感謝現場葡萄牙觀眾回應,我們才知道由於葡萄牙還有許多被殖民統治的移民後代,因此解殖和返還議題在該國還非常初階、不像其他歐洲國家討論已白熱化。
遇見尚胡許
第二次看這部片,Skaya Siku博士補充歷史脈絡:胡老師這樣拿著攝影機到民族誌影展跟拍尚 ˙ 胡許的手法,其實翻版自尚 ˙ 胡許在1977年在瑪格麗特 ˙ 米德主導的學會上拍攝她的手法,採用的即是大師所謂的scenic portrait as a friend。
我念的原住民專班
這個題目的發想實在很棒,尤其以屏大鄰近部落的地理位置和教育大學的校史,原專班的同學呈現原鄉族人比例高於都市原住民,以及部落別豐富的特色,很值得進一步討論。因為稍微聽過一些原住民專班的演變,覺得在框架上好像可以再往前推一步,看看其他國家的原住民族文化高等教育長什麼樣、怎麼做的。
何處是我家 Maro’ay to ko kerah
溪州部落的抗爭可說是我在大學時的其中一個記憶畫面,沒想到轉眼20年(爆年紀)。這部片還有一項重要亮點,在於由老師召集同學(好像也是原專班?)透過USR計畫來實習完成,如同片中跨世代合作完成部落搬遷,拍攝本身也是跨世代的協力。
艾卡涅:水下情緣
棒呆了!超級喜歡!儘管是虛構的部落神話,卻充滿大洋洲的元素,包括章魚哥化身、同性情誼和抵禦海上來的殖民海盜船的部落戰爭,動畫的意象和情節推動都相當成熟飽滿。這幾年剛好有機會看過一些我國的動畫片提案,覺得艾卡涅的故事發想和手法,很可以為我們對傳統神話的內容帶出更多刺激。
傳統舞蹈新性別:薩摩亞羅傑斯舞團
前幾年在酷兒影展上看過了。儘管fa'afafine在Samoa社會有特殊地位,反過來男子氣概的生理女性fa'afatama卻截然不同,處境尷尬。小短片,希望他們有慢慢走出自己的道路。
卡佩瑪胡:治療石的故事
同樣前幾年在酷兒影展上看過8分鐘純動畫描繪卡佩瑪胡的故事,當時只覺得風格裡的大洋洲精神飽滿,很喜歡。儘管導演Hinaleimoana Wong-Kalu(粵語名為黃貴光)說她認為純動畫版和這次的長片版並不是截然不同的兩個版本,但這部長片將動畫融入瑪胡議題的深層批判,從瑪胡的綜合性別特質(不是跨性別,也非無性別,這點特別重要),到瑪胡時在Waikiki保存的命運多舛,再到導演非常強調從瑪胡的性別議題拉高至夏威夷傳統的文化認同和解殖的層次,著實複雜化也更加打開了這部片的視野。
附帶一提,這幾天不時路過Wong-Kalu導演,特別在這映後座談的場次,不僅是她精心完美的打扮和合身美麗的衣著,而是讓我真正體驗到雍容華貴的玻里尼西亞人氣場!所到之處都飄散著大洋洲的香氣啊!
繼承
看完迫不及待跟老同學說,這是本屆我看過的民族誌影片中最dense的一部,資訊豐富、細節裡埋了超多人類學理論梗,要討論彩蛋的話看一次是遠遠不夠的...故事的表面是人類學家Elizabeth Povinelli用宛如劇目的方式把父親、祖輩的家族故事都細細追溯了一番,用差不多打字機的速度、聲調和節奏來反思移民、戰爭與歷史事實、美國種族主義和政治等,尤其她提到祖母定居美國後因爲心理創傷造成的精神異常,讓我馬上想到在李國修 #京劇啟示錄 和連續劇 #光陰的故事 裡也都有這種角色的描繪。在導演的映後座談有更清楚的理論說明,即是對近年白人/歐洲移民也開始興起要像原住民一樣「尋根」熱潮的批判-族群的認同不應建立在劃界/歸附在某個特定的地域,而是像片中那樣路徑般的流動。
另外,本片也是本屆影展中我看到唯一有真正細緻處理到劇院音效的一部(包括昨天看的幾部音樂為主題的片,都沒有...)真善美的音響應該很開心它終於發揮了環繞音效功能。動畫、圖像的疊加也做得非常繁複,若劇院螢幕再大一點,沉浸包覆感就會很強烈,類AR效果也會跑得更明顯,人類學家斜槓影人把技術也推到滿的境界,很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