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週太忙筆記拖稿,趕緊來補。我非常喜歡與Fox對談的李佩昌律師的分享。能有機會在很短的時間內一窺律師觀看的視角與我們麻瓜如此不同,互搏的思維辯證超精彩的。

 

李律從「機會」破題。彙整一路使用的心得,AI有以下特色:
✔️快速
✔️能幹
✔️物美
✔️價廉
✔️行銷推廣好用
✔️有求必應
✔️資源共享
✔️不抱怨
✔️(方便)吃到飽

 

但是,伴隨著的風險和負評也能一一列舉出來
快速 ⇏ 輕率
能幹 ⇏ 重複
物美 ⇏ 有AI味
價廉 ⇏ 廉價
行銷推廣好用 ⇏ 數據偏見
有求必應 ⇏ 謊話連篇
資源共享 ⇏ 不予保密
不抱怨 ⇏ 無道德感
(方便)吃到飽 ⇏ 概不負責

 

不可逆的是時間和AI模型都會持續演進下去,所以讓我們再翻轉一次,從風險中再找出加入「人」可能的機會:

快速 ⇏ 輕率👉慎重
能幹 ⇏ 重複👉自由多元
物美 ⇏ 有AI味👉添人味
價廉 ⇏ 廉價👉精神價值
行銷推廣好用 ⇏ 數據偏見👉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原則)
有求必應 ⇏ 謊話連篇👉懇切實在
資源共享 ⇏ 不予保密👉願意保密
不抱怨 ⇏ 無道德感👉有溫度
(方便)吃到飽 ⇏ 概不負責👉願承擔

 

李律具體提出三點,提醒使用AI工具的同時正確認識風險:

第一,註冊前,請詳閱使用者條款與隱私權政策:保護自己的權益,特別是若你進行的是商業創作或未來可能有商轉需求,請注意相關規範,按下「我同意」鍵前請看清楚。

第二,留存人機協作的軌跡:著作權允許偶然的相同創作。未來有沒有可能因模型和指令的隨機組合生成「實在太像」的作品?我們還不知道。但記得標註資料來源,盡量讓創作留下歷程記錄,是保護自己的關鍵。

第三,注意責任歸屬:雖然微軟宣布自2023年起會為使用者提供因使用Copilot面臨侵權訴訟和損害賠償的支援,但標準在哪、具體到什麼程度,全世界都還在等著看別國法官怎麼先判...李律提醒,法律邏輯上,在尚未制定特別權保護前,就會依公司、產業等權責的相關規範來追究。所以,業者對現行法規有足夠的認識、遵守和追求保障仍是根本。

 

番外1:Q&A時間有業者問律師目前是否有應用AI來助寫判例或處理案件流程的經驗?

李律提到,雖然有看到國外律師事務所開始了一些嘗試的消息,國內似乎還沒有組織投入實驗。倒是已有不少客戶嘗試自己用ChatGPT生成協議書草稿,然後拿來請律師改改看可不可以用...律師們的普遍經驗是,那些版本都不太堪用,最主要的原因是AI完全沒考慮到不同國家法源依據和脈絡。我們都知道語言模型fine tuning仰賴資料先輸入,所以看起來法條法案倒入的不多。不過,隱私政策隨著技術更新,我們可以預期資料倒入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番外2:李律說因為太太在車上會播sidechat塞掐來聽,所以他為這次的對談花超~多時間,從寫劇本到生圖試了超~多AI新工具,準備了超~多資料,多到週末還被太太催怎麼不趕快做簡報(好嚴格!)當天甚至在活動開始前1小時就到了,跟我們這些工作人員一起全程參與透透,感謝 & Respect!

 

(圖片來源:文策院)

2024.5.13 出版xAI產業小聚筆記2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egemonic 的頭像
    hegemonic

    跨越‧關鍵的痕跡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