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請冬陽來評論李奇的孤鳥性格對推理故事在技術性起的作用,有段很精準的文字:「(p.9)由於故事主角的身分、能力成謎,使得此一系列具有極大的可塑性與發展性:不像多數以私家偵探或警察為主角的小說,活動地點多侷限於一州之內;小說中的配角大大減少,李奇一個人就能包辦刑警、法醫等多人的功能性任務,緊抓住讀者的目光不放;無欲無求的個性使得『偵探』角色的實質意義產生變化,少了委託關係(客戶)與組織關係(偵探事務所或警方)上的束縛,更能方便遂行個人意志。」而最容易讓讀者引起強烈共鳴和崇拜的感覺的特點在於,「(p.10)…即使漂亮解除了一場災禍,基本上他並不從中獲取任何有價的報酬或藉此維生,事件結束後繼續他的浪人生活,整場冒險不過是他遂行正義必經的歷程罷了。」

挖泳池的體力活兒把李奇養得前所未有的健壯,加上佛羅里達毫無保留的陽光讓他流連不已,直到有一位受雇於「紐約的雅各太太」的私家偵探前來探訪,然後竟然很快地橫屍街頭,逼他不得不基於一點愧疚踏進連串的謎團裡。原來幾條看似無關的支線,因為一個自然死亡而開始交錯,發生蝴蝶效應,因為,逝者是他最敬愛的老長官蓋伯,而追殺源自其生前調查的最後一案,關於一對老雙親對在越戰失蹤的兒子多年來的殷切請求。

第一條線,城市裡的一家三代經營的公司被高利貸圈套設計破產,不諳惡意併購的老闆真的「輸到脫褲」,更恐怖的是,像虎克船長一樣右手是支鋒利鐵鈎、神秘又無良的商人「荷比先生」為了吃乾抹盡,竟直接侵門踏戶綁架威脅。第二條線,在李奇一路追緝殺害私家偵探的兇手時,意外與女兒裘蒂溫馨重逢;還來不及聊太多,就發現主要目標是湮滅雅各太太(如有發現李奇則「一併」解決)從過世老父親那裡繼承到的蛛絲馬跡。但是,兩個人都搞不清楚這條道上的幕後主使者到底是誰。第三條線,李奇和裘蒂沿路摸索蓋伯未能完成的調查,才發現日夜思念的父母心其實是被惡意利用,謊稱已為國捐軀的忠誠軍人「荷比」被越南俘虜,好藉贖金為由詐騙老人家微薄的津貼。當然,沒有包袱的李奇便毫無困難地執行了一場私法正義。直到此刻,荷比串起了所有的發展:荷比真的死了嗎?如果已經身亡,為何越戰受難軍士紀念碑上沒有他的名字,這麼多年來檔案上仍是「行蹤不明」?如果沒死,難道戰爭讓他突然轉性為六親不認、行事兇殘的惡棍?人類複雜的心靈,和計畫與巧合的糾葛,一度甚至讓李奇懷疑自己的判斷……

由於李奇不負眾望(?)發揮警察「抬起屁股去敲門」的精神,經過上窮碧落下黃泉的努力,總算揭發荷比迄今仍被列為「失蹤」乃起因於參與一場祕密押解軍事犯行動。不料途中發生墜機意外,罪犯負傷潛逃、從此人間蒸發,軍方一方面難以將荷比歸類為「戰故」,一方面也難以交代這不光彩的事實,造成遮遮掩掩的結果。

除了本書精彩的推理,我也很喜歡作者安排李奇和裘蒂不過度拖泥帶水的愛情告白;本來就該這樣嘛,人生苦短,總在心裡揣測不說,簡直浪費時間哪。雖然雙方因為初識的背景近乎家人關係而深怕表明後唐突了對方,但在確認愛戀的那一刻後,所有的心思就開始從「我們」出發。儘管對李奇這個浪人來說有著矛盾和苦惱,至少在結尾,李奇負傷、美人相陪,是一個溫暖甜蜜的好結局。至於本輯在李奇懷念與蓋伯交往的點滴時,彷若忘記就在前一輯,他們還曾一同艱困抵抗,那強烈的作戰情感雖描寫不足,仍然瑕不掩瑜。

 

我喜歡的段落:

l   (p.237)…白色臥室充滿了光線。在六月的每天晚上都有五分鐘,太陽西斜時的光線會穿過曼哈頓高聳的大樓間,直接透過她的窗戶照進室內。百葉窗像白熾燈般發亮,牆壁則將光線反射到房間各個角落,整個室內看起來就像爆炸發出的溫暖白光。(評語:老天,作者把西曬描寫得多麼美啊!就像我留學時住過的那間小套房,欣賞光影挪移同時感受著緩慢褪去的烘烤溫度,好親切。)

l   (p.414)…以前,安頓下來對他來說只是個理論,就像他知道自己從不會去的遙遠國度,因為距離實在太遠了。可是里昂的遺囑綁架了他,把他丟在那個遙遠國度的邊界,完全不一樣的生活就在另一側等待著他。突然間,要轉身走往另一個方向,回到以前,根本是不可能的事了,這等於是就算他刻意回到漂泊的生活,也已失去自由自在的意義了。他之所以能快樂地飄蕩,就是因為他可以漫無目的,不做任何選擇;一旦需要選擇,就不可能會快樂。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egemonic 的頭像
    hegemonic

    跨越‧關鍵的痕跡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