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5.21   Deep Time Sounds? Austronesia and Oceania Expressive Cultures

2013.5.22   Music and Ecology in the Pacific: Sound, Instruments, and Place

主講者:Dr. Brian Diettrich (New Zealand School of Music)

 

演講之後,當我找到空檔上前向Dr. Diettrich表達謝意時,他半調侃地評論自己在這兩場裡扮演的角色與其說是發表人,似乎更像是DJ。身為聽眾,我還打算再加上一句感想:這個DJ非常與眾不同,因為這兩場加起來總長近四小時的賞析不僅介紹密克羅尼西亞,更重要的是他引領著我們穿越大洋、進入島嶼的歷史,進行一場跨時空的古樂旅行。

 

在我的田野經驗中,今日的所謂Pohnpei音樂幾乎全為鍵盤彈奏的教會聖歌和帶有夏威夷風味的電子音樂這兩種類型主導;傳統樂器及其演奏在一般場合已經不存,甚至有很多年輕人完全不知道它們的存在。(Diettrich也提到在College of Micronesia教授民族音樂學時,學生還以為投影片上的Pohnpei鼓來自「比較傳統的」新幾內亞內陸或復振運動日熾的夏威夷。)Diettrich基本上也同意這個觀察。不過,奠基於十數年在Chuuk的民族音樂學田野和對當地語言的嫻熟,他更進一步地探究根本,也同時是這篇感想的主要議題:這麼多的島嶼能否有一個共通的交集,稱為「密克羅尼西亞音樂」?

 

這個回答牽涉了許多層次。首先,密克羅尼西亞作為一個區域名稱原來是西方航海者的人為劃界,不過在經歷幾世紀的殖民發展之後,這個地理界域內的互動也漸漸產生了歷史意義──人群的往來和文化的摻揉與融合或深或淺地銘刻於地方,再由新一代的實踐者展現其傳承的厚度和創造的力量。因此,一方面,單就地理上所涵蓋的廣袤區域(總面積超過三千平方公里,包含數以千計的島嶼)來歸類出「密克羅尼西亞音樂」的特徵是個幾乎不可能的任務,但在另一方面,我們又可以從多樣的田野實例中找出相對應當地其他文化面向的特質。在這個層次,Diettrich認為妥善運用西方音樂學知識對人聲(vocal music)和器樂的劃分可以幫助我們進行一個快速而且具備文化意義的分類。其中,器樂部份能夠再精細化的兩大類:(運用當地素材製成的)傳統樂器和(多半由教會介紹引入的)新式樂器兩類又同時隱含了島嶼歷史的分期,顯現出文化的變遷。

 

在人聲部份,Diettrich主張由人與環境互動建構的soundscape概念在密克羅尼西亞社會至少可以發現五項特質:

  1. 1.    絕大多數的傳統「音樂」最初都是單人吟誦(indigenic chant),沒有多聲部的設計。而且這個logogenic的形式重點在字詞──於是,重點在於唱者能清楚傳遞其意義,而旋律相較之下頗為簡單且多有重複,音調也較低沉平板。也因此,乍聽之下頗為挑戰一般人對「音樂」的印象和定義。
  2. 2.    大洋洲文化的泛靈信仰讓人們相信音樂與manaman(也就是mana)力量有著緊密的關係。因此,從遠古承繼下來的歌裡所包含的許多字面上難解的詞彙不僅增添了神秘性,也同時是一項試煉──身體透過不斷實踐這個從背誦到吟唱展演的過程感受到人與超自然力量的連結。
  3. 3.    當然,展演可視場合以單人或團體的形式出現,相當多樣。
  4. 4.    目前為止沒有發現樂譜或類似的文字記錄,尤其反映出密克羅尼西亞文化的口述傳統(oral tradition)對記憶(memorization)這項價值的珍視。(Diettrich提到,他曾拜訪過一位看起來相當高壽的老人,可以毫無困難地吟誦沒有重複的歌詞達30分鐘以上。)
  5. 5.    透過不斷的練習,展演者的失誤和呼吸間隔造成的停頓*被要求盡可能避免。(錄音裡幾乎找不到一絲換氣的空檔和呼吸聲)

 

在器樂的部份,Diettrich特別強調因為密克羅尼西亞人擅於因地取材,傳統樂器的製作多半直接取用自然資源,使得其器樂產生的音效強烈地展現出的人與生態共存的特性(於是,也同樣挑戰了我們對sound producing和musical instruments的定義問題):例如在大多數密克羅尼西亞島嶼發現的Upwut(coconut leaf snapper),就是當地人採下較老的椰樹葉後在兩端打結,最後利用抽拉中段的纖維所製造出來的節奏樂器。另外,在歷史資料裡發現的Pohnpei特有的鼓、吹螺,與Chuuk及其他卡羅琳群島地區遺存的鼻笛、口琴(mouth harp)等,也都提供給我們一些探究傳統器樂的線索。今天,因為基督宗教在大洋洲的盛行,教會的合唱音樂和西式鍵盤已經全面取代並改變了密克羅尼西亞音樂的風貌。不過,我們也不宜就此認定傳統音樂已全然失傳。在仍然強調「知識就是力量(knowledge is power)」的密克羅尼西亞社會,manaman繼續被享有特殊才能的階級守護著;同時,新一代對文化復振和教育推廣的認識,也不斷地在影響著島民們對「知識是否只能秘密傳承」這個問題的觀點。作為一個正在慢慢了解這個社會的局外者,我也在這個文化震撼裡學習如何觀看與經驗當地的文化價值。

 

* 讀者留言提到幾乎不換氣的問題,所以增加一點說明:(怎麼可能沒有呼吸間隔?)乍聽之下覺得很不可思議啦,不過老一輩的人用的不是我們現在比較熟悉的那種腹腔發聲(就是像合唱團或音樂課教的那種),而是大部份從鼻腔和喉腔發聲(所以聽起來會女聲有點像是蔡秋鳳,男聲像廟裡誦經的聲音,聲線被壓出扁扁的聲音,也就是有人說像鴨子叫的聲音),所以他們用的應該是現在流行樂歌手訓練的假呼吸法,就不用太長的時間大換氣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