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上的復活週 I 】
時序接近三月底,無論各地方法院(我觀察與訪談收養制度的主要蹲點之一),以及訪談後閒聊起來的報導人們,甚至是長年在碼頭工作的菲律賓朋友,都再三提及,復活節快到囉!
復活節究竟有多重要?有人告訴我,島上的復活節比美國的耶誕採購週還瘋狂,銀行甚至特別提供一項快速貸款,讓當地人可以小額借支現金。有人告訴我,他相當虔誠的新教徒主管特別宣布,由於今年度公司績效良好,復活節前開放彈性上班,大家可以自由請不扣薪的行政假。還有報導人提醒我,復活節前很難喬訪談時間喔。因為如果不是在田裡為慶祝做準備,就是在準備去教堂的路上,沒人在家!經過這將近兩星期的觀察,我終於了解,島上慶祝的不是復活節,沒有兔子與彩蛋,而是充滿一連串活動(與詮釋)的復活週。
即使沒有精確的數據,宣稱九成九的波納貝人都是基督徒並不為過;儘管近年來有許多新興教派如摩門,以豐富的活動和積極的美籍傳教志工吸引了不少青壯年人加入,島上仍以天主教(Catholic)和新教(Protestant)為壓倒性的兩大主流。(截至目前為止,我也從未遇過說自己非基督徒的波納貝人,頂多帶點羞怯的笑容說自己不那麼常上教堂。倒是他們常反問我:「你是天主教徒還是新教徒?」或「在臺灣,天主教和新教比起來,哪邊信徒較多?」)天主教堂從復活節前的星期四傍晚起每天都有彌撒,尤其是星期六的逾越節守夜禮,以及復活節當日上午鐘響三刻(隱喻耶穌從受難到復活的歷程)後的彌撒,上千的人潮和車輛將空間還算寬闊的教堂與戶外廣場擠得滿滿滿。事實上,雖然現在有愈來愈多的人直接用英語Easter,波納貝語的復活節其實是以洋涇浜(pidgin)的Passover來稱呼。
將重點放在慶祝復活的新教徒則更加忙碌。在我寄宿家庭裡的男人們早從復活節前兩週就開始下田,陸續挖出一個比一個巨大的yam和芋頭,割下一樹又一樹的香蕉掛在屋簷下催熟,摘取整串整串飽滿的椰子,以及掘出地坑裡去年豐收時埋下的麵包果。因為從復活節前一個星期日起每天都有禮拜,幾個信徒特別多的大教堂甚至上午和晚間各舉辦一場。每場禮拜之後必是由各家奉獻的豐盛餐聚;換言之,意味著食物,食物,以及更多的食物。整星期下來,女人們的確不是在教堂,就是在家裡忙著煮食。
儘管熱帶島嶼食材豐富,用聯府塑膠(Keyway)K-300(容量13公升)滑輪收納箱盛裝的白飯已經清楚說明了波島人對米作為主食的超級偏愛與依賴。除此之外,雖然路邊常看到慢跑中的放牧雞,nohno(波語的媽媽)們還是大包大包地買下從澳洲或美國進口的冷凍雞腿和雞胸塊,和整排美國進口的富蘭克熱狗來BBQ。整間教堂廊道的長條桌上,擺滿各式大托盤,所有烹調好的菜餚都被厚厚地纏上好幾層保鮮膜,小朋友們被吩咐好好看管並幫忙驅蠅,待儀式結束後由專人按階序妥善分配,一切安排均相當精心地按時程進行。
傳統酋幫頭人,並且擔任村落教堂pastor的寄宿家庭爸爸告訴我,新教徒慶祝復活節,同時也是分享與感恩的日子。因此相當虔誠的他已經訂下復活節前的星期六為”Feeding day”,由他擔任總召,動員全家族準備豐盛的餐宴,邀請教友們共食。不僅如此,他還負責接待各新教教會在復活週派駐到另一個教區拜訪,並進行福音交流的三至四位minister。再者,在固定的教堂禮拜外,這幾天他還必須與其他教友共同組織規劃,一一登門關懷村落裡的貧戶、傷患與老者,在各家傳福音、唱聖歌和讀經祈禱,再分送由各家捐助的糧食、衣物與其他生活用品。
接連數天的煮食(見到一袋又一袋的44磅重Calrose Rice和堆得比人還高的整座泡麵山迅速消失在眼前)、上教堂(努力猜測/理解極少出現在一般對話,讀經和講演卻廣泛使用的high language)、共食(總是給我至少五人份的澱粉和肉類)、拜訪傳福音(學著按照樂本上的羅馬發音和節奏跟唱,並努力不要被主聲部拉走),再準備新菜餚(下午輪到的是削芋頭,邊看邊摸索怎麼俐落地把一手握不牢、比人頭還大的swamp taro切塊和搗泥)......循環馬拉松,真可謂我在島上過得最精實的一週!
(圖為島上最大天主教堂在復活節當天上午的彌撒實景。)
密克羅尼西亞的復活節(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