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品保存小常識]
1. #橄欖油要冰嗎?
可魯老師說,臺灣濕氣重,橄欖油不必特別放冰箱,避免進出冰箱間的溫差過大,反而讓油與空氣接觸的表面,特別是瓶口部分容易產生外觀黏稠、聞起來有油耗味/臭油味的結晶。再者,有時候從瓶口聞到臭味,也先別急著通通丟掉,不一定是整瓶油都壞掉,建議大家再倒出來試試看。
2. #橄欖油不耐油炸?
在澳洲吃到橄欖油炸的薯條,驚!可魯老師後來才了解,純的橄欖油其實可達180度,所以薯條老闆教大家只要平底鍋淺油煎(當然,不要太省一直用回鍋油!)就可以達到油炸的效果。(不過,臺灣油品規範明年才上路,現在只能靠消費者自己做功課,避開某些號稱extra...但事實上標示不實,混合了果渣精製油,就不耐高溫了)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11064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菜市長來說說:食物人類學】這兩個月我的工作多半在外東奔西跑,無法固定守住直播時間,帳號恢復後只匆匆開了一半直播然後就無故中斷了,真是不好意思啊~今晚先來個簡單文字版,把上次直播說到一半的文章重新推薦一回。
***
很久之前我們一路買菜的朋友大概知道,菜市長背景是唸人類學的,之前還有幾個月跑到海中央的某小小小島做田野調查。人類學幹嘛的呢?讓我盡量完整而簡短地說,就是透過到當地社會實際觀察、參與居民們的生活,然後試著再用文字轉述、記錄與分析這個社會和文化的各種現象與變遷。
試想一個陌生人跑到家裡說要來做調查,號稱「研究」,說實在話,內心第一反應:「什麼鬼?」是很正常的。那到底又是要研究什麼呢?根據我們對自己的理解以及前輩人類學家的理論,社會裡人的聲音是多元紛雜的,並且總是受到個人意志、家庭、教育、環境等影響;即使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也不往往只有Yes和No兩個答案。而且,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關係,有時候我們會根據社會期待、道德、宗教等因素給出一個原則性的答案,但實際上,我們又可能因為各種情況微調,甚至完全反轉,這樣的例子到處都是大家可以隨便舉。於是人類學家的研究目的,就是希望藉由田野調查中的「同吃同住同勞動」,盡量貼近當地人的邏輯,然後再把潛藏在當地文化比較不容易被察覺的部分重新詮釋出來,作為我們其他人理解、並與不同社會彼此溝通的一種路徑/方法。
這篇文章是同樣當人類學家的好友:梁瑜所寫的。她從奶茶這樣哈薩克人的每日必飲角度切進去,從認識喝茶的地點、參與的人,再陸續深入到談話的主題,又回溯到茶會最初又是誰發起/主持的...等等。透過梁瑜的好文筆,我們不僅能輕鬆愉悅地享受精彩的故事,還可以細緻地看到食物從準備、分配到享用的整個過程,可以如何帶動人群氣氛,既劃分出不同年齡、身分、地位階級,又透過共同分享建立認同。
食物從來不只是為了吃,而且我們可以透過吃的過程發掘很多樂趣,不只是肚子滿足呀!
歡迎大家一起來讀
http://guavanthropology.tw/article/6510
沒什麼事是喝一碗奶茶不能解決的,如果有,喝兩碗
(附註:看不過癮的朋友,作者也已經以同名出書了喔!)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提供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場地設備,進行親子食農教育的課程,轉眼間已經超過10場了耶!有時熱鬧非凡,超佩服老師始終能處變不驚 XD;有時則像今天,小巧精緻,每組都即時有老師親切關顧。氣氛每每隨著課程性質、老師教學風格、參加者年齡和組成等,各有亮點、多元繽紛。
根據我的不專業觀察,這樣精銳資源盡出的免費課程,在親子課程愈來愈走向商品化、分級化的氛圍下,怕是愈來愈難以生存。需要大家一起友善支持(課程時間2.5小時,課前準備+課後整理可是它的數倍!)、珍惜機會(請別在最後一刻取消不來吧!臨時無法找人替補,就只能硬生生浪費一個體驗機會啊!),還有讓自己成為發芽的種子,幫忙多多分享推廣好的理念和正確的食農知識!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一點臺灣味的連環套:《歡迎光臨康堤紐斯大飯店》
之前偶然有機會讀到李柏青,都是在報章/網路上的短篇;印象中用字很精準流暢,常常留下有況味的懸疑。這回經灰鷹的推薦買下《歡迎光臨康堤紐斯大飯店》,雖說以臺灣目前瀕危,又是原住民傳統中相當重要的苦鷂(游隼)文化和自然環境開發成觀光飯店的主題作為兇殺設計的開頭,真的Local得讓我很尬意!但是,即便我不是推理小說發燒友,也看得出接下來幾位主角過於明顯挪用/改編自歐美著名推理小說橋段/人物形象,這就讓我覺得實在不太OK。來日方長,希望臺灣推理界能持續發展出全本真正臺灣味的小說。
以下簡單記錄,保證有雷: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雨的祈禱》心得
(p.441)
這是個晴朗的秋日,樹上一片燦爛的火紅。土地散發出豐收的氣味。
但陽光已經逐漸黯淡,而空氣──拂過樹梢時有些微寒,還帶著那麼一絲隱隱的雨意。
該怎麼說這一集呢,有比第一集《戰前酒》更大的槍戰現場(常常被描繪成石頭族野人的巴巴在這裡又可愛又威猛,還獲得麻辣女律師的寵愛,太有趣了),派崔克繼《黑暗,帶我走》後再次冒死救了安琪,兩人總算攜手再續糾纏半輩子的情緣,讓讀者很開心。此外,本集謀殺的核心跟《聖潔之罪》特別接近,還是根基於「家」,可以依此推斷這是作者特別關心的元素──崩壞的親情足以養成邪惡的深淵(如《再見寶貝,再見》),但這並不是絕對的,例如派崔克和安琪,透過同理心和對人性持續的智慧思考(這裡也提到在愛曼達回家、他們分開的這段時間裡,彼此不斷地設想反面的立場),這個世界就能多一分善意,和更多關於正義的希望。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