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看到臺灣的大學推出「可食地景」,剛好匹茲堡也有一個很好的例子將飲食和地景透過社會和文化概念做了更進一步的結合,就是最近又在距離匹茲堡大學和卡內基大學不遠的Schenley Plaza內重新開張的Conflict Kitchen。

 

為什麼叫做Conflict Kitchen?根據網站上的說明,這個僅限外帶的小攤所提供的「異國」美食來自目前與美國有所「衝突」的國家。透過販賣從這些國家直接習得,或諮詢移民們的食譜再稍加改良的當地飲食,創立者強調他們不僅要向顧客傳遞文化,更重要的是希望喚起一般大眾的政治覺醒,並因此激發更多關於國際衝突、社會利益和道德價值的討論。在The Pitt News(2013.4.2)對Conflict Kitchen的採訪中,創立者之一Jon Rubin提到他們之所以選擇食物為賣點,還有另一個層面的考量:他們希望大家在享用異國風味之餘,能夠聯想到的是同樣也在吃著這些食物、只是身處不同社會的平民們,並願意花時間關注他們的日常生活。「你不該純粹基於領導者的所作所為去評判一整個人群。」Rubin在報導中這麼說道。

 

從食材的獲得到食物烹製上桌是一連串的文化過程。Conflict Kitchen認為他們不僅從做中學,參與者甚至相當有企圖心地冀求透過身體的勞動漸漸「浸潤」在這個異文化的學習裡──根據The Pitt News,從決定販賣該國美食之初,成員們便積極地透過各種管道嘗試與當地直接聯絡,增進了不少互動機會。再者,學做菜的同時,他們也廣泛涉獵各種背景知識,加上不定期接收各類型資訊,而且還計畫在暑假期間直接前往韓國等地進行短期的飲食研究。如此看來,這個廚房的理想除了推廣,對深耘自我和培養地方關係也很有想法,而非僅只像扮家家酒或擺個園遊會攤位那樣短暫且流於娛樂的形式。(這點給我的啟發尤大。大學時代規劃人類週活動時,小福前的飲食小攤向來是重要的生財之道。不過當時的我們至多僅做到了引入原住民風味,以及在路人詢問的時候,介紹一下這些食物的製作過程(也就等於是對他者重述我們在這個過程中的實踐)。如果顧客再多問幾句關於食物的歷史和意義,例如:竹筒飯在不同的儀式場合有沒有加入特殊食材?無論哪一族的原住民都喝小米酒嗎?我們大多只能就經驗談談在田野中觀察到的情況,或用相當概論的方式簡述部落今天和平地文化的互動與所受到的影響,實在很難更進一步將之連結到更深刻的社會意涵。因此,我特別期待Conflict Kitchen的實驗能如何突破這再詮釋的侷限。)

 

 

Conflict Kitchen剛成立時設點於East Liberty,後因租約到期一度關閉,僅偶爾在匹茲堡季節性的藝術市集上曇花一現。現在重新落腳在Schenley Plaza旋轉木馬旁的小亭子,從Posvar Hall步行不到兩分鐘可達。期待著春天徐徐送來的溫暖,在草地上享受伊朗食物的下午應該不遠了。

 

Conflict Kitchen

http://www.conflictkitchen.org/

The Pitt News的報導

http://goo.gl/ycyKW

 

Conflict Kitchen: Cuban  

2012年9月Conflict Kitchen在downtown夜市擺攤賣古巴食物

 

Conflict Kitchen: Iranian  

2013年4月在Scheley Plaza開張。目前主打:伊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hegemonic 的頭像
    hegemonic

    跨越‧關鍵的痕跡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