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和許多久未見的老朋友約上了,同時也因為重回學校和工作轉換拓展許多新連結,視角的轉換帶來的新知識讓我覺得既感到自己的諸多不足,又為了能有機會在此刻聽到而倍感開心,謝謝你們~
每兩年必看的民族誌影展這回落在十月初最忙碌之際,幾番取捨後只能優先選看來自大洋洲的作品(好在還有趕上久聞的Island Soldier)。雖然離開密克羅尼西亞又過了幾年,當鏡頭一開始就拍到那單線的跑道、在機場邊圍籬外等待的、準備為歸人掛上花冠的家屬們,還有那和諧飽滿的教會聖歌,熱帶到處漾著綠意的陽光和椰子油的氣味瞬間彷彿就在電影院歸位了。氣候暖化、島民從軍、認同復振這些議題不新,但能夠和同樣、應該說比我更了解太平洋政治的Jess從片中故事細節一路聊到影外的田野(我們同樣最喜歡Mereta),認真討論這些內容可以怎麼用Maribor互動的方式豐富它,並搶先聽到新的太平洋流音計畫,超棒。
從年初就聽聞非常隆重厲害的文化科技論壇,最後只趕得上VR(感謝兆毅!),加上近期工作中有機會與科藝、資料等專業有許多豐富的跨界討論,覺得在很多大家都備感模糊或覺得卡卡之處,反而是刺激我們應該要有新的整合想像—雖然這真的好難啊,問了一堆還是沒頭緒,但很高興現在有一群夥伴一起想,彼此的智識能在各種層次上支援的感覺好可靠。這點在課業方面也相應,例如道瑾學姐超專業的引介,認為我們應該要懂得順勢加入咖啡品牌潮,拓展餐飲服務的質感,更是讓我深深反省:自我設限是大忌,不過要踏出去還有很多不通的地方等著想辦法鋪路,要靠更多的朋友⋯是為一記。
照片是上週搶到空檔快閃了一圈的台三線茶特展。一舉起茶杯(其實更像威士忌杯⋯),淺池底就綻出了一朵茶葉花。進入下一個展場,信步移轉在像傘、又像蓮蓬頭(或者更像髮廊裡的溫烘⋯😆)的下方,是一首山歌或一段故事,背景有在地的淅瀝瀝雨聲,很喜歡。平日沒什麼觀眾,同事說從外頭乍看黑摸摸的也不太敢貿然踏入⋯我記憶裡的茶園在山坡上,亮晃晃或是霧茫茫,從未有過這麼奇豔的色調。這特殊設計帶來的效果搭配上穿著鄭惠中布衣到處遊走的工作人員,讓一切在正中午顯得格外奇幻,我想是超吸引網紅的吧。🤣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離開密克羅尼西亞一段時間了,讓我最無法忘記的畫面之一,就是在Pohnpei機場入關大廳入口最醒目的牆面上,整排來自FSM的烈士紀念照-如此年輕的菁英在戰場中為美國犧牲,有的被掛上了家人團聚相迎時必備的花環,而且無論時間過了多久,這些照片總是重新被輸出,鮮豔簇新。
Island Soldier描寫了喪親之痛,也提到了小島平均收入與成為美國大兵所能獲得的倍數差距,彷彿為了經濟條件去當兵是那樣理所當然,但另外有個畫面也常駐我心頭-每逢月底,Money Gram和近年來竄起的Western Union窗口在上班時間前就或坐或排了超長的隊伍,就連路過的在地人都忍不住閒說兩句:你看那些等著"mainland"寄錢來的...然後接下來兩三天我知道別去擠中型以上的超市,貨架總在忙碌的補貨,甚至還快不過被清空的速度。
在熱帶資源如此豐沛賜予食物的島嶼,自請接受嚴格訓練、再前往沙漠乾荒之地為他國作戰的密克羅尼西亞士兵,是因為從內心感到身在小島有著對不確定未來的匱乏,更重要的是對知識以及更寬廣世界的渴求,用世俗長輩的眼光來看,他們是「會想」的一群,是島嶼的菁英。而從軍成為看似優勢,實則限縮的出路選擇,與吉里巴斯總統Anote到處奔走要求國際對海平面上升有更具體的作為,在片中成為口頭禪反覆的、與政治情勢卻又往往相反的"the reality is that...",都透過影像紀錄了他們努力取得發聲位置的刻印。在國際中往往被邊緣的臺灣人包括我,相信也會在看到這樣的矛盾與心痛中,又多一層深有相應的情緒...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erata: How Mum Decolonized the Screen
導演就是主角的小兒子、1/2受訪者們就是兄弟姊妹,這是一首獻給媽媽的詩。
作為一個在1970年代度過人生精華的毛利女性,Merata Mita從社區中學老師與職業婦女的角色跳出來,轉為一個必須養活4、5個孩子的單身家長、一雙在紐西蘭種族歧視燎原時代忠實紀錄的犀利之眼、以及一生投入翻轉殖民不平等的影像工作者。從後見知明看來的「不懼」,其實是用巨大的愛來動員家庭成員,也從家人獲得豐沛無私的支持,才能彼此包容犧牲,撐過每一個人生轉角。
特別讓我記憶深刻的一段,是當Mita描述輿論往往批評她既然已經是個媽媽「為何不在家帶好孩子就好(明裡指責或暗地影射她將孩子置入風險中)」,她說出了普天下媽媽之所以勇敢的心聲:有了孩子,等於是為未來挹注了一分投資,因此更會為了不公義挺身而出,發出不平之鳴。"But the fact of the matter is that when you have children you have an investment in the future and so you come out fighting again."
1980年代的民警對峙仍與今日的抗爭如出一轍—拿著短棍不僅屢屢逼刺向大眾,警察更奉行著「圍攻、固定、傷害」的指令。片中已經柔焦處理了Merata一家因拍攝這樣的證據接種而來的騷擾與暴力,讓Bastion Point的批判力道在片中也相對顯得弱勢而無奈。導演的姊姊受邀出席映後座談時,她提到當初片中發動攻擊的警察,多年後竟然請Merata到學校分享,因為暴力衝突最頻仍的那幾年,紐西蘭警界的辭職率、自殺率數字也上升,警察希望借助Merata提醒同袍,如果你覺得上級的命令不合理,應適時反抗。
感謝影像技術,讓Merata在溫和語調中存著一股堅毅的話語和音量能繼續傳遞至今。Hepi Mita豐富的剪輯雖然讓Merata的作品畫面略顯零碎,但也已經呈現出毛利人看待自然景色與抗爭,有著非常不同的鮮活視角。感謝民族誌影展介紹了Mita。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開始聽到了好多新分享,遇到的優秀夥伴也培養出互相支援或者共筆的形式,在對話之後常常讓我又回頭反覆想好久,這種期待未來還有切入可能的回饋感特別好—例如這場文學作品改編電影的演講,分別從版權經紀、製作和導演角度談機會與問題,就與最近需要把內容嘗試商轉的工作很相關。
現在的製片公司對跨國買版權/找故事很積極也勇於挑戰,會僱用專業reader(例如大公司對中國市場有興趣,沒有英譯稿也沒關係,他們甚至可特聘中文評選人)。在製作端對文學作品的評估考量,故事好當然是基本盤,更重要的入選關鍵是:人設完整、角色間的關係發展夠完整。若背景走向符合最近觀眾的品味趨勢是加分,但這也可在改編時再調整,例如原本偏科幻、改編時加料Romance。
除了編劇,拍攝手法和導演也很有再創作的空間而不只是具體化或再現故事的畫面,我覺得新的數位科技如VR若更普及化,也會影響創作者思維與新作品的設計。這個部份在當天談得較少,大概也是因為舉的幾個故事案例即便是科幻框架仍偏半自傳/寫實。外觀漂亮的老房子、裡面空間夠大夠搭景和架設備、必要時屋主可同意改裝—這是傳統理想拍攝場所的要素。對本土導演拍臺灣劇來說,他就會更細膩地去關注北部、中南部、東部等細膩的地方氛圍。反過來說,當我們積極需要引介外地/外國人來認識深度的脈絡,怎麼細緻的鋪陳出這些層次,就需要發展出一套能跨文化,又能凸顯在地特色的觀點,從具體到抽象。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六庄朋友相揪烤肉,又一年!
剛回臺灣時,因巧合落腳在之前從沒到過的南萬華,臺語叫加蚋仔的角角,也才第一次學習到即使是都市中人,在地理及心理的日常層次仍然可以與自然流動的河這麼貼近的這種經驗。轉個街口,古木、平房、老厝,尚可見到井的形狀與隱約的淅瀝水聲;給這附近華廈居民格外的方便,是緊鄰著的河堤休閒空間和水門停車位。雖然被歸在萬華區,但這是一片與艋舺不同的社區風情。一般白領打卡後的華燈時分這裡卻顯得幽深僻靜,然而在多數人熟睡的夜半清晨,可正是這座臺北最大果菜市場為了北臺灣芸芸眾生的肚腹打拼催到底的時刻~
這群可愛可敬的加蚋仔朋友們,是多半從小就在這裡走闖跑跳,並慧眼地在近年陸續消失與新開張的店家景色間,及早覺察這地方正加速捲入都市更新的年輕一代。感謝他們也包容我這款新住民的加入,更讓我學習到不同於鄉村和部落,就在這已經如此與商業化交融,又因為人口密度很高而不得不各自區劃出距離的住宅區裡,還可以用藝術的、文化的創意輕巧地拓展人的連結。無論是在現已拆除的天橋上辦攝影展、在大廟埕前放紀錄片、帶著更多在地或外地的大人小孩來聽老故事、來鑽小巷弄、來逛藝術家為店舖專門設計的喵喵,或像今夜這樣就在街邊暢快的馬拉松聚會,我們努力讓這被現代性逼很緊的城市空間,釋出多一點情感認同的互動。這麼些年我們已經體認到,臺北地景的快速變遷多半不可逆也再無可追,但透過夥伴們共同實踐,這些銘刻在身體和記憶所達成的可能,我們不會忘 🙂 謝謝六庄夥伴們❤️
hegemon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